從對焦精度上分,跟焦可分成精細跟焦和粗略跟焦。
一、精細跟焦
精細跟焦,指對景深淺的畫面的跟焦,比如人物特寫、細節展現之類的鏡頭。
這類畫面因為景深淺,主體景物一旦失焦,畫面就可能廢掉。
因此,攝影機和被攝主體的運動及位置都要是確定的。
方法如下:
1、在實拍前要先確定好走位,即確定好演員和攝影機的運行軌跡。
在這個過程中,地上要貼好演員走位和站立的位置標記(T標),
攝影機要定好運動的路線(比如軌道旁做記號)。而跟焦員則透過拉皮尺或者看監視器等方法,
確定好跟焦的“關鍵點”,並在跟焦器上畫好標記。
2、走位定好後,要進行幾次排練,就是讓演員、攝影機、軌道或升降機、錄音、跟焦...等
工作人員做一下“聯合演習”。如果排練中發現跟焦不妥,就要查找一下原因,是跟焦標記沒畫對,
還是攝影機移動快了,還是演員沒有走對位置,甚至是跟焦器有間隙,然後再做調整,
直到跟焦沒有差錯才可以實拍。
3、在實拍的時候,跟焦師同時兼顧跟焦器上的標記、監視器、演員位置、攝影機位置(功夫啊),
轉動跟焦器。有時可能做點微調,但大部分時候按排練的跟。
景深越淺的跟焦,越不容易完全跟對。只要演員表演到位,畫面沒有明顯的技術失誤,通常都能過。
畢竟表演是第一位的。
即便是好萊塢最經典的影片,時常也能看到失焦的淺景深畫面,但依然瑕不掩瑜。
二、粗略跟焦
與精細跟焦相對的,就是大略跟焦。粗略跟焦,指對景深比較大的畫面的跟焦,
比如大場景、運動人物、車輛追逐等等。 這類畫面景深大,主體景物不易跑焦,即便跑了,效果也不明顯。就像打鬥場面必然是大景深,人物前後移動一~兩米基本沒有影響。
因此,粗略跟焦定個距離範圍就可以,人物到攝影機的距離,通過跟焦員自己判斷,
大概差不多人物就是清晰的。跟焦師也無需看監視器,直接看攝影機和演員的位置就可以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