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時事話題】

 

作者 / 林琮盛 攝影 / 魯皓平 發表日期 / 2014/5/22 瀏覽數 / 137,150+

字級:

5月21日下午4點26分,一名21歲的東海大學大學生在台北捷運車廂內,瘋狂對乘客砍殺事件,造成4死25傷的不幸事件。這是台北捷運營運以來,第一起隨機砍殺死亡案件,震驚台灣各界。

其實早在5月9日中午,台北捷運古亭站就曾發生一起23歲年輕人莫名攻擊3名女性的案例,即向社會釋放出公共安全亮紅燈的警訊。

但也因這次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太過血腥、震撼,大大喚起台灣民眾對公共安全的重視。

長期以來,「溫文儒雅」的台灣人一直把安全視為「理所當然」,認為「安全」是一種彼此陌生人的信賴和默契、認為人與人不會莫名傷害對方的「人性善」觀念。但在此氛圍下,逐漸失去安全意識。

2000年至2005年,巴勒斯坦掀起第二次大起義。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在以色列境內四處造成死傷。搭公車,乘客可能會不幸遭遇爆炸;在餐廳吃飯,消費者可能會遇到自殺攻擊;在學校上課,學生也要提防隨機殺人的神經病。

2002年夏天,希伯來大學學生餐廳就爆發一起自殺炸彈攻擊,造成90多位學生死傷。當時,任何在以色列旅行的人,皆能親身嗅到以色列社會風聲鶴唳的肅殺氣息。

長期安全威脅下,練就出以色列人強烈的「安全意識」。安檢在以色列已內化為民眾的生活習慣。

舉凡公車裡,必定配備隨車巡邏警衛,提防可疑的陌生人;只要進到人多的場合,如速食店、超商、車站等,門口一定設立安檢門或安檢人員。至今,只要安檢人員察覺某一民眾有異,皆可要求對方打開隨身物品檢查。

時至今日,即便散漫的以色列人看到莫名的行李箱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,一定自動開啟警覺雷達,四處詢問該物品是否屬於某人;若沒人認領,就會馬上報警處理。這種全民「安全意識」,是以色列國民從小到大,由環境逼迫訓練出來的反應本能。

當然,以色列人也付出不少代價,有生命的代價、也有生活不便的代價。但為了生存和安全,個人主義性格強烈的以色列人都願意默默承受。在以色列人的認知中,沒有安全,奢談幸福的生活。

反觀長期處在安全環境下的台灣人,在這次的捷運隨機殺人案後,是否願意承受這種為安全所帶來的不便代價呢?台灣民眾的安全意識,是否因這起血的悲劇,而有所覺醒?

http://www.gvm.com.tw/webonly_content_2513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色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