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護士土法練鋼 做出大生意

2013-10-02        天下雜誌          532期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作者:黃惠鈴       

相關關鍵字:

杏一

      

小護士土法練鋼 做出大生意         圖片來源:王建棟

她本來是一位工作過勞的小護士,當她在思考離職後的出路時,卻意外從病人的需求中,發現了大商機。成立二十三年以來,她誤打誤撞,意外地實踐了企業發展法則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

血壓計、血糖機、輪椅、氧氣瓶,該到哪裡買?

二十三年前,拿著醫囑單走出醫院,病人幾乎毫無頭緒。一個為了脫離夜班生涯的小護士,滿足了離院病人一站購足且專業教用的需求,無意間開啟全新的市場。

這名小護士陳麗如,如今看起來還是很小:個子嬌小、辦公室小、態度謙遜,絲毫不像擁有一六七間門市、員工一千多人、三十多億年營業額的醫藥通路事業龍頭掌門人。

她的杏一醫療用品,總部隱身在林口長庚醫院旁一棟不起眼的大樓裡。沒有燙金字體的門面,訪客踏出電梯,連服務台都見不到。設在電梯口的會議室,是幾張小方桌拼湊起來的會議桌。

杏一與維康(一七二家門市),實力不分伯仲,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,」一名業內人士說,但七成門市店長是醫護專業,是杏一的獨特之處。

當初是看到利基市場而動念創業的嗎?「其實沒有!」四十九歲的陳麗如誠實回答。

真正的創業動機,出自小護士的工作困境。

加班過勞 被逼走上創業路

護理科畢業後,陳麗如二十歲進醫院當護士,一待六年,為了多賺每個月六千元的夜班津貼,出身農家的她,選擇有家庭的同事不願意上的夜班。夜復一夜,看不到盡頭,看不到前途,還賠上了健康。四十五公斤的體重,瘦到只剩三十九公斤,生理時鐘大亂,還一度昏倒在病人床前。

身體發出警訊,母親要她別再當護士。她開始思考:不當護士,要做什麼?

一名病人的需求,給了她靈感。

陳麗如照章行事,唸經般很流暢地幫一名病人做出院衛教,交待對方要買氧氣瓶在家備用。

病人問,「該去哪裡買?」陳麗如一如既往回答:「翻電話簿找。」

不料一天後,這病人竟又入院,且病情更嚴重,原因出在買不到氧氣瓶。陳麗如既難過又愧疚,試著自己翻電話簿,赫然發現氧氣瓶要到和一般人生活非常遙遠的氣體行去買。

陳麗如開始把自己當病人,試著走到醫院外頭買醫護用品,卻發現整條路只有一家賣紗布、棉花棒等簡易產品的店,老闆是一對阿公阿嬤,閒著沒事幫別人代售,醫護專業當然一問三不知。

陳麗如問了一輪,得知只有台北市博愛路,聚集幾家貿易商開的醫療器材店。

為病人解決問題

她興起在醫院附近,幫病人就近解決照護用品難題的念頭。

那時的她,已經挺著八個月大的身孕,拿著媽媽標會得來的十萬元,就在林口長庚對面租了一個二樓店面,賣起病人返家照護所需的血糖機、血壓計、氧氣瓶等產品。

她賣每一件產品,不是銀貨兩訖,各不相干,而是詳細解說、示範,叮嚀所有注意事項,以及教病人如何判讀觀察身體狀況。

生意慢慢擴大,需要幫手,她為了「製造分身」,一字一句親筆寫下每一件產品的銷售講義,要求同事在賣產品時,一定要像她講一樣的話,做一樣的事。而她當時,壓根沒聽過所謂的SOP。

「讓他(員工)照著講,才會講得跟我一樣,病人受到的服務才會一樣,」陳麗如解釋。

當時,傳真機昂貴,陳麗如常為了改講義的某些字句,必須一一打電話,告知哪一段、哪一句要怎麼改。

杏一如今早已電腦化,透過資訊系統和每月一次的教育訓練,落實標準化的服務。

沒念過企管書的陳麗如,從關懷病人的本心出發,意外地實踐了企業發展法則。

「策略的第一個法則是,產品服務的特色,要與目標市場相配合,顧客導向,」政大企管系教授彭朱如指出。

彭朱如在一年前,受陳麗如之邀,擔任杏一的獨立董事。幾次開會下來,她觀察到,杏一一直把滿足病人的需要視為重點,包括慎選供應商。

一家供應商總經理透露,商場上追求低成本、高利潤是通則,但他與杏一洽談合作時,發現陳麗如與她的先生、杏一總經理蔡德忠,不會只考量產品價格,反而更在乎產品的功能,例如是否比其他同類產品測得更準,讓供應商印象深刻。

擁有專業優勢的杏一,創立二十三年以來,醫療通路已經變成低毛利的紅海,通路本業成長也碰到了天花板,必須尋找新的成長動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專訪 陳麗如

念護理 讓我變得勇敢耐磨耐操

採訪整理/賀桂芬、黃惠鈴

問:要創業前,你做了什麼準備?

 

答:我到人家的店,抄血壓計的廠商電話。我先賣我會的,氧氣、血壓計、血糖機、柺杖、輪椅、馬桶椅等儀器類。

我在胸腔科,知道病人會用氧氣。在心臟科,知道量血壓影響病人要吃一顆還是半顆藥。開完人工髖關節,不能蹲,馬桶不能太低,一定要有一定的高低,否則髖關節會突出來。病人手術完,他需要(馬桶椅)這個東西。

問:那時沒有一次可買足的店嗎?

答:沒有,就只有在博愛路,但是在那個年代,賣這樣東西的人,都不是專業的人,都是貿易商。

問:開店前沒算過房租、成本等?

答:沒有。念護理沒念過這些,念護理就是因為數學不好。

問:你什麼時候想到,要開始做大?

答:我開第二家店,找第一個正式員工進來的時候。當時我就想,對方如果沒有當店長,怎麼會願意留下來?所以我就要去展店,讓他去當店長。

問:開第二家店時,有沒有出現管理困難的問題?

答:有。我是一號員工,二號員工本來是學教育的,教幼稚園的。因為她不是護理人員,我必須教她怎麼賣東西。

例如,教她賣氧氣、鼻胃管時,要怎麼講跟我一樣的話,一定要講哪些事,我把我護理的專業知識,寫起來,交給她。她就照著說,去賣產品。

誤打誤撞 建立SOP

問:你一開始是用很土的方法,在製造你的「分身」?

答:對。

問:現在有多少店長是醫護人員出身的?

答:七○%。

問:當護士跟管理一家店畢竟不一樣,最大的不一樣在哪?

答:當護士的整個訓練過程是by order(聽命行事)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。就像做CPR(心肺復甦術),要照步驟做下來,一步不能改。

做門市不一樣,雖然有SOP,大部份需要靈活應變。

例如,客人進來時正在喘,你就不能還在說:「你好,歡迎光臨。請問你需要什麼?」你的第一個動作可能變成拿椅子給客人坐,讓他休息。

問:你什麼時候才開始設立人事、管理、會計等不同部門?

答:開到第六家店,我先生進來後,才開始有不同部門。

培育人才的挑戰

問:你當時遇到什麼狀況,為什麼讓你覺得不能再自己一個人管了?

答:沒辦法當場看到狀況,教育的部份太慢,一定是我自己遇到問題,才寫出來交給每一個店長。

例如,買賣的事情。病人來買血壓計,可能來買時,量的血壓正常,病人到醫院發生白袍症(看到醫生便緊張),血壓升高,病人再來店裡,罵我們賣的血壓計不準,其實不是。我就把這種可能情況,手寫下來告訴員工。

當時傳真機很貴,要改講義的內容時,我還打電話給其他店的員工,告訴他哪一條要改哪裡。

問:公司到這個規模,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

答:人。企業能永續經營,就要有更多優秀的人加進來。人不夠,跟不上展店需求。因為醫療產業有點門檻,要把產品的理論與實務結合。最缺的是銷售人員。

問:現在不少護士抱怨在醫院工作很辛苦,不就是你們招募人員的機會?

答:角色的變換,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。護士在醫院說了算,說吃藥就吃藥,要病人打針,你的手臂就要露出來。但服務業,你說這個血壓計很好,人家卻不買,這種角色變化的落差,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。

問:找人進來後,要用到哪裡?是用在大陸市場,還是不同通路、不同的事業?

答:都有考慮,因為以前每次都是趕不及,所以要先儲備好。以前展店的速度,一展店就要人,人要隨時培育好。不能開了店,才來找人。我們這個行業,不像便利商店,找到人後,還要(花時間)教。

問:杏一進大陸,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麼?

答:還是人治,溝通磨合比較麻煩。台灣法令規定比較清楚,但在大陸,語言通、文化通,但解讀不通。所以經營大陸會謹慎一點。

開發自有商品 尋找新動能

問:去年杏一的獲利率才一%多?

答:但今年上半年已有四%多。變化之所以大,最主要是因為調整產品結構,其中就是開發自有商品的挹注。

問:所以會加強自有商品?

答:我們目前已有九類自有商品,都是從這麼多年接觸到消費者的需求出發。

例如氣墊床。我們以前賣的氣墊床,材質有些問題、充氣不佳等,客人告訴我們可以怎麼改,我們就跟製造商合作研發。目前這個產品已經在門市賣了。

問:為什麼要興建物流中心?

答:主要是看到在服務過程中,門市的人員常在服務送貨的司機先生,不是客人。每一家供應商各自送貨,門市同仁光是應付收貨、點貨,就忙到不行。

我(去看門市時)常跟門市的人說,我來幫你點貨,你先去服務客人。我真的在做這種事。我覺得這樣不對,不可以這樣,應該花更多時間在服務流程。

問:所以現在每家店的物流,都是由公司這邊來管理?

答:是。大部份的貨是由物流中心來管理。

問:除了物流倉儲,還有什麼不同的嘗試?

答:都有考慮,機會很多。像我們現在也做醫院、學校的商場規劃,像美食街,目前有十家商場。(註:醫院商場包括振興醫院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、彰化基督教醫院等,學校商場目前在清大。)

這些商場由杏一代位管理,負責招商,再向入駐的合作廠商收租金、營收抽成。

因為(杏一)店的地點都是在醫院內或周邊,進到醫院的人,除了病人、家屬,醫生護士也都需要吃飯。一開始是醫院提出,問我們有沒有意願提供周邊服務給這些人,我們就想去試看看。

回到校園找答案

問:經營企業,當你感到不足,如何向外界找資源?

答:跟員工學,也去念EMBA。我很喜歡去校園「bingo」(賓果)的感覺。當老師講到A理論,我發現,喔,今天之所以做得好,是因為我在還不認識A理論時,就已經實踐了它。

或是發現,唉呀,我少了某個步驟,難怪一直做不好。我就一直在找這種感覺。

問:一路走來,有什麼難忘的挫折?

答:應該是我念護理的關係,有個特質,耐磨耐操好用,抗壓性高。也許你看到覺得困難,我把它當問題,就是去解決問題就好,不把它當困難,就沒有壓力。

以前念護理時,老師教我們,以後到病房難免看到生老病死,不能跟著家屬一起掉淚,要很勇敢地保護他,拍拍他肩膀。

         

我才二十歲時,有一次遇到病人急救無效死亡,我很堅強鼓勵家屬,事後才跑到廁所哭。

年紀輕輕就被要求壓抑感情,怎麼會覺得有挫折?所以就把挫折當成解決問題。

 
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255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彩色夏天 的頭像
    彩色夏天

    COLOR Summer & Frosty都是我 熱情如火 又 冷若冰霜

    彩色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