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名人堂/李欣頻:創意的源頭

身為創意人,我必須隨時處在創意豐沛的狀態。我在《創意天龍八部》裡提過「站在創意的源頭」概念:「在享用一餐美食時,你要想像這間餐廳是你開的,這一餐是你烹調出來的:你是怎麼決定餐廳的地點和定位、怎麼決定菜單、怎麼採買食物、怎麼烹飪、怎麼擺盤?」電影《米其林廚神:美味的傳承》、《美味絕饗》、《冠軍廚房》……讓你在去國外米其林餐廳前,先了解別人是怎麼經營、怎麼烹調的,這樣在品嘗美食時就會有更深度的了解、感覺與學習。

「站在創意的源頭」還有這樣的觀看法:如果你是馬戲團團員,站在高空的鋼索上,你的視野會是什麼?你的肢體感覺如何?肌肉怎麼緊繃?你怎麼表演?怎麼創造視覺的高潮?

這是我在香港、鹿特丹、拉斯維加斯等地看「太陽馬戲團」時的觀看方法,我也在他們的現場表演中,領悟到許多創意的源頭。也就是說,看多少國內外的藝術表演其實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你怎麼看,能不能把自己「神入」其中,得到他們的精髓。

同理,當你聽一段音樂,要想像這首曲子是第一次從你腦中被創作出來、被唱出來、被聽到。

當你在看一齣上百人共演的大型舞劇,要把自己當成劇作家,想像這一齣戲是怎麼從你腦中首次被演出來,然後你怎麼把它寫出來、表達出來、傳達給導演、與上百位演員一起完成你的大作。

我們還可以透過觀賞畫作來練習「創意的源頭」:當你站在一幅畫前面,要想像眼前本來是一張白紙,如果你就是那一位畫家,面對這張白紙,你如何看到畫的全貌?你的心情如何?你的第一筆會從哪裡開始,接著怎麼進行畫筆之流動,最後一筆會落在哪裡?你畫完時的心情如何?

我自己在國外旅行時,除了一邊拍照,一邊也在想,如果我是當地的畫家,我會選擇哪些景點、哪些顏色、哪些構圖來呈現眼前的美景?然後再到當地的美術館、藝術展場去看當地的藝術作品,學習別人如何將「片刻的真實」變成「永恆的藝術」?

如同艾倫狄波頓《旅行的藝術》書中所提:要畫出一棵樹,至少得專注個十分鐘。如果我們在一地停下腳步,凝視這個地方的風景,時間約是完成一幅素描作品的時間,就可了解我們平常是多麼粗率……

只要平時生活在「原創者」的狀態,創意就能源源不絕。 

【2013/12/03  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

全文網址: 青春名人堂/李欣頻:創意的源頭 | 繽紛‧心情 | 閱讀藝文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X4/8334387.shtml#ixzz2mQMJ8mh8
Power By udn.com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色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