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週末看影音】打造你自己的黃金比例檸檬莓果茶

今年最熱門的飲料「黃金比例翡翠檸檬」,宣稱使用天然原料的檸檬和蔗糖,其實還是隱藏了高糖的陷阱。

《康健》雜誌邀請美食部落客宋雅雯,輕鬆打造自己的黃金比例果茶。〖黃金比例檸檬莓果茶〗:1. 藍莓1/2杯 2. 檸檬汁2大匙3. 草莓1顆4. 蜂蜜1大匙 5. 沏好紅茶1壼 6. 冰塊少許

* 更多影音:「堅定信念: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」~http://video.cw.com.tw/cwtv/cwtv20130804.html
堅定信念: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 - 天下雜誌出版
video.cw.com.tw
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。
 
最新消息:
●凡2013年10月份期間,購買此書,即可用105元優惠價加購Cheers雜誌最新出刊《想好了就放膽做》,再送特刊乙本!(原價149元)
 
 

一個醫生,如何救最多的人?

又如何一路以堅持的信念,表達對台灣最深的熱愛!
想了解更多關於本書,請看專輯介紹>>>
 
他不靠手術刀,拯救台灣800萬年輕人免受B型肝炎後遺症威脅,
和肝炎搏鬥半世紀,讓全世界超過3億名C型肝炎患者得以根治。
 
他的堅定,是一生專注投入一個理想、做好一件事;
他的信念,是每一個想讓臺灣有美好生活的人應該知道的故事。

 

他不只是醫生  更是帶領台灣成為防癌全球典範的科學家
 
小學六年級,陳定信罹患A型急性肝炎;醫學院四年級,父親不幸罹患肝細胞癌驟逝。
兩度與肝炎病魔交手,一次懵懂無知、一次束手無策,他立下誓言,不再讓肝炎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重演。
30歲那年,在臺灣醫療研究資源極度缺乏下,他用釣魚箱背著肝癌及肝炎檢體遠赴美、日,揭開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演變到肝癌的致病機轉。40年後,臺灣B型肝炎帶原率從16%降至2%,慢性肝病及肝硬化,也從十大死因第6名降到第9名。
他放棄高薪高位,留在臺灣專研肝病半世紀,他不曾放過洋、留過學,連博碩士學位都沒有,
卻打破紀錄在39歲通過內科臨床教授升等,49歲時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央研究院院士。
62歲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,是臺灣醫界第一人。
陳定信,有人稱他為「臺灣肝帝」,他卻形容自己是「陳吉軻德」,義無反顧留在臺灣,窮其畢生之力對抗肝炎,
他的精神,不只是臺灣醫療經驗的傳承與典範,更是啟發你找到理想、莫忘初衷的勵志故事。
 
 
各界重量推薦!
 
「他熱愛這塊土地,關心這裡生活的人民,不是表現在口號上,而是進一步改變台灣人的健康與福祉上。」
-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長、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
 
「他是臺灣醫學領域有史上第一遭,自己培養出來的國際級學者。這表示在臺灣這種研究資源不完整、學習環境
不完整的環境下,我們還是有辦法造就傑出的人才,而且他的研究成果不輸先進國家,真的是很不簡單。」
—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
 
「下醫醫病、中醫醫人、上醫醫國,在我看來,陳定信絕對是上醫。更重要的是,不是所有的臨床醫生,都具有
這種視野,都能達到這種境界。」
—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陳建仁
 
「他的性格有學者追根究底的本質,而且他的心中有一個核心價值,就是要做一個好醫生、好的醫師科學家,為
臺灣與全人類貢獻。」
—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 伍焜玉
 
「臺大醫學院出身的李鎮源、彭明聰、林宗義、黃崑巖、廖運範與陳定信,都是不同時代的醫界楷模,相當重視
醫學教育倫理。其中,尤以陳定信,很具正義感。」
—中國醫藥大學校長、教育部前部長 黃榮村
 
「他是世界級的醫師科學家,領導臺大醫學院時打了地基,而非漂亮的樣品屋;這也是一位醫師科學家生命的責
任,和對社會的承諾。」
—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 余幸司
 
「他常說:『對的事情,要義無反顧的去做!』現在很多人抱怨環境不好、條件不好、有無力感。但是陳定信在
不好的條件下,還是堅持要做好研究與防治。」
—臺南韓內科院長 韓良誠
 
「如果一個人有智慧,卻不正直,那是不好的。先生(指陳定信)有智慧又正直,沒有bias(偏見),只站在對臺灣醫療有沒有幫助,對國家社會有沒有好處的角度來看事情。」
—臺北榮總院長 林芳郁
 
「一個醫師要從實驗室走出來,以研究成果去說服政府實施肝炎防治政策,把干擾素等治療藥物爭取放入健保,
過程有多辛苦、要克服多少困難!我們必須說,讓研究要變成國家政策,可能有很多人幫忙,但是他的貢獻最大。」
—中央研究院院士、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陳培哲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彩色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