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「姐姐,真的很謝謝你們,每次你們來這裡的時候,都讓我覺得我存在是很精采的,你們離開的時候,我會找個地方好好哭一下,請你不要忘記這個草原永遠是你的家,永遠有個弟弟在等你回來。」
她靠撿傢俱,幫助4000公里以外的教育,也讓自己不被這世界改變
世界微光 2015/03/06 08:00:00 發表於 • 國際 • 教育 • 生活
文/夏李繼芳、世界微光
自從多年前第一次到西藏教英文,西藏孩子面臨的教育困境,就從此深深烙印在一位台灣女孩的心上。之後,她在小小的台北巷弄角落裡開了一間「唐青古物商行」,以各種收入幫助藏童就學,至今已經13年。
她是唐青,原本只是個害羞又一天到晚想輟學的小孩,如今卻肩負著4000公里遠、4500公尺高的教育夢想,她為何要做這樣的決定?又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她?
從想輟學的女孩變成助人上學的老師
其實,學生時期的唐青很不喜歡念書,甚至常常有輟學的念頭,但到了西藏,她卻變成一個渴望幫助藏族小孩上學的老師:「我羨慕西藏孩子的單純,有時覺得自己不及他們的豪邁、堅強、執著、義氣,因此他們的處境更讓我心疼。他們非常想要幫助自己的家庭、族群和社會,卻因為種種問題,念到國高中就得中斷學業,無法得到足夠的知識與歷練,我覺得好可惜。」
唐青說:「有一次,我們去學校贊助一些學生的學費,其他學生跑來告訴我們,有一個同學的爸爸沒有錢,特別來學校問老師可不可以延後繳費,但被拒絕,就很失望地走了。因為他是牧民,我們找了一個下午,才終於找到他和女兒。
我一直記得這段畫面:那位爸爸遠遠的走過來,皮膚曬得極為黝黑,眉頭緊鎖,完全沒有笑容,原來他去找親戚借錢,一家一家地問,但都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,藏族的翻譯告訴他:『不用擔心,我們會幫你們付學費。』他的眉頭反而皺得更緊,只是一直跟我們說「卡揪、卡揪、卡揪」(藏語的「謝謝」)……」
「他的謝謝不是歡天喜地,而是非常苦的那種謝謝,和八點檔常出現的那種激動、高興、擁抱完全不同。他們真正的情緒是那麼深、那麼複雜,雖然他很高興,可是那份高興是笑不出來的,我的內心為此深深被震撼。」
唐青說:「回到台灣後,我到處對別人講述我看見的西藏:『你知道世界上有人過著很不一樣的生活,他們比我們更渴望改變,卻沒有機會達成夢想嗎?你知道西藏的孩子每天翻山越嶺,走十幾公里的路來上課,還常因繳不出學費而輟學嗎?』」
唐青無奈地笑道:「結果發現,大多人因從未身歷其境而無法體會,各自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難題,根本沒有心力去聆聽這些事,所以我後來反而很少提到西藏,也明白『說』不是讓人理解的最佳方式。」
那麼,該怎麼辦呢?唐青想到了一種方式,是渺小的自己最能盡力也最喜愛的一種方式——撿傢俱。
從單純喜歡撿,變成為西藏而撿
唐青從小就喜歡在路邊撿傢俱,這個「壞習慣」其實帶給家人許多困擾:「媽媽會擔心衛生問題和別人的觀感,哥哥也疑惑為何我不賺錢買而要用撿的(我們家有那麼窮嗎?),似乎這是很不成材的事情,因此家裡常常上演女兒撿、媽媽丟、女兒再撿的戲碼。」
唐青分享開店前一次過年期間的趣事:「我那時正忙著寫論文,但過年又是丟棄大型垃圾的『旺季』。」說到這裡,她眼睛發亮:「每天都有各種大型廢棄物在不同地點,於是我心中就會有很多拉扯:『唐青!你不能再出去撿了,要好好寫論文!』可是我還是坐不住,光是衝出去的當下就很開心,撿到『大豐收』的時候更是滿足。」
篤信基督信仰的她,覺得「撿傢俱」這件事,其實很像上帝對人們的愛:「因為我們都是寄居、流浪在這世界上的人,隨著時光推移,我們受傷、老舊、殘破,就像這些破椅子、舊鋼琴、缺角的櫃子一樣,等待著被帶回家重新修復、呵護。」
於是,直到唐青後來去了西藏、開了「唐青古物商行」、成立慈善協會,她還是一直在撿,甚至變成許多人一起幫忙撿。唐青笑著說:「我覺得這跟我的人生有點像,以去西藏這件事來說,有人曾質疑我:『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?你應該好好賺錢、向上,因為這些事你做不來,而是大企業或大基金會才做得成,你還是放棄吧。』但了解意義的人就會認同,甚至助我一臂之力。」
即使遭受「內憂外患」,也要記得初衷
在這過程中,唐青也遇到很多困難。「有些西藏校長告訴我,某些家長會賣掉賴以維生的牛,每天到鎮上買酒喝、混日子,到了繳學費時就去學校求,認為學校一定有辦法,或是一定會有像我們這樣的人贊助他們,這樣的依賴狀況確實是有的。」因此,唐青並不選擇過度提供獎學金,而是幫助失去父母或家境真的貧困的孩子。
「當然,也有學生對於獎學金真的充滿感激,他們希望將來也要當個老師,幫助很多窮苦學生。」唐青說:「身為一個人,其實不會想要單純要求援助,而是喜歡互惠跟平等的,他們現在可能沒辦法還錢給你,但有一天他們一定會做些什麼來回饋社會。我不希望造成他們過度依賴,而是要讓他們有獨立與回饋的能力,同時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或理所當然。」
除了西藏工作的問題,唐青還需要面對家裡的壓力,每當遇到這些情況,唐青都會提醒自己回到最初的感動。有一年,唐青的父母反對她去西藏反對得很厲害,媽媽還以絕食來抗議:「那時我還得處理營隊中的許多挫折,例如文化差異、跟外國人溝通、團員吵架等等,當時我的年紀是團隊倒數第二小的,面對這一切完全不知所措。」
身處「內憂外患」而情緒低落的唐青,後來卻收到一封藏族學生的信,信上寫著:「姐姐,真的很謝謝你們,每次你們來這裡的時候,都讓我覺得我存在是很精采的,你們離開的時候,我會找個地方好好哭一下,請你不要忘記這個草原永遠是你的家,永遠有個弟弟在等你回來。」
「看完這封信,我心想,好險我沒有放棄,如果放棄的話,這一切都不會發生。」唐青感動地說:「他們總是不用說什麼、不用作什麼,甚至不曾說服我、試圖讓我印象深刻,他們只是單純做自己,就讓我自然地傾心,想去了解他們更深。」
下定決心,不讓自己被世界改變
自從被西藏孩子深深吸引,對唐青而言,「撿傢俱」從自己的小小嗜好、他人眼中的壞習慣,變成一種讓自己不被世界改變的方式。她曾為此改編了一首老詩歌〈我已經決定〉,傳達自己的決心:
我已經決定 我已經決定跟隨你腳步 我已經決定跟隨你腳步
我已經決定跟隨你腳步 永不回頭 永不回頭也曾經 立志遠走他方 也曾經我豪情萬丈
直到走遍了一路風光 才知世間炎涼 非我所想像
也曾懷疑愛的真假 也曾經放棄人生希望
直到那天我遇見了你 才懂愛的勇敢 讓你不計代價
從今爲你攀越每座山峰 不怕腳下的路 太長太難
我曾軟弱 但因你堅強 跟你到任何地方
唐青說:「當我離開西藏,回到台灣,我明白我的心從此會和那片4500公尺的高原緊緊相連,我的信仰也從『知道』變成『遇見』上帝,此時再唱這首童年唱過的老歌,讓我看見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。
寫這首歌時,讓我想到自己年少時曾經很輕狂、很想要冒險,可是那時候冒的險是世俗想冒的險,想要喝酒比別人厲害、跳舞比別人厲害、成就比人家厲害……遇見上帝以後,那份勇氣變成願意為祂走更遠的路、攀更高的山峰,為我們的使命冒險。」
這是唐青,一個為了西藏撿傢俱的台灣女孩,正用小小的自己能做到的小小方式,默默地在不願被世界改變的路上走著。
責任編輯:翁世航
核稿編輯:楊士範
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130554/?utm_source=facebook.com&utm_medium=social&utm_content=alive&utm_campaign=content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