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-content-95738-107816
理性工作‧溫柔生活-賴以威
練習進入專注的瞬間
當科技替人們帶來越來越多便利的同時,也在專注力的河堤上挖下了一道道溝渠,分散原本該流向目標的專注。我們將自己變成多核心的處理器,習慣同時處理多項工作,還有某些永遠開啟的常駐程式分散我們的注意力。
在日本出差的的某個周末清晨,準備去海邊走走的我站在公車站牌旁,街上空蕩蕩的,手機不能上網,只好離線放空。一會兒,轉角處有一位日本老紳士走過來,行李箱拖在人行道上,劃破了飄在空氣裡的寧靜。老紳士走到公車站,收起行李支架,鋁合金的支架碰撞出清脆聲響。他從懷裡拿出手提包,劃開拉鍊,抽出車票,輕輕吐了口氣。
忽然我意識到,這幾個動作竟然伴隨著如此多的音效。
要不是在旅行途中,感官變得比平常敏銳,又剛好一時沒事做,否則我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。
※兩種專注
訪問十位成功人士關於成功的要訣,恐怕會聽到十一次「專注」,因為有人為了強調會多說一次。專注分成兩種,一種是專注於某項目標,就像〈釣大魚還是小魚〉裡提到的。另一種則是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——瞬間的專注。第一項專注需要充分的自我理解,比較接近於「理性的專注」。第二項專注,要求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投入一項任務,它很難靠理性強迫,一個不小心,左手拇指跟無名指自動按下alt+Tab就會切換到臉書或LINE。我認為這樣的專注更近似於一種修行,是「非理性的專注」。
非理性的專注在現代成了種奢侈。
當科技替人們帶來越來越多便利的同時,也在專注力的河堤上挖下了一道道溝渠,分散原本該流向目標的專注。我們將自己變成多核心的處理器,習慣同時處理多項工作,還有某些永遠開啟的常駐程式分散我們的注意力。有個很簡單的測試方法:閉上眼睛,試著什麼都不要思考。許多人可能會立刻發現這是很困難的,各式各樣的念頭,不斷在腦海中此起彼落,彷彿閉上眼後在流竄在眼皮底下的各色光影,永遠沒有歇止的一刻。
忽然我意識到,這幾個動作竟然伴隨著如此多的音效。
要不是在旅行途中,感官變得比平常敏銳,又剛好一時沒事做,否則我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。
※兩種專注
訪問十位成功人士關於成功的要訣,恐怕會聽到十一次「專注」,因為有人為了強調會多說一次。專注分成兩種,一種是專注於某項目標,就像〈釣大魚還是小魚〉裡提到的。另一種則是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——瞬間的專注。第一項專注需要充分的自我理解,比較接近於「理性的專注」。第二項專注,要求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投入一項任務,它很難靠理性強迫,一個不小心,左手拇指跟無名指自動按下alt+Tab就會切換到臉書或LINE。我認為這樣的專注更近似於一種修行,是「非理性的專注」。
非理性的專注在現代成了種奢侈。
當科技替人們帶來越來越多便利的同時,也在專注力的河堤上挖下了一道道溝渠,分散原本該流向目標的專注。我們將自己變成多核心的處理器,習慣同時處理多項工作,還有某些永遠開啟的常駐程式分散我們的注意力。有個很簡單的測試方法:閉上眼睛,試著什麼都不要思考。許多人可能會立刻發現這是很困難的,各式各樣的念頭,不斷在腦海中此起彼落,彷彿閉上眼後在流竄在眼皮底下的各色光影,永遠沒有歇止的一刻。
※ 專注提升工作效率
旅行時我常覺得,抵達目的地的時間,總是比將各段交通時間加起來要長得許多。有幾次我仔細算了一下,發現其實是因為在計算時,我忽略了轉車、候車的零碎時間,而這些零碎的片段,最後卻吃掉了不容小覷的時間。工作上或許也如此,一整天下來,我們有多少時間在「轉車」、「候車」,真正專注在執行任務的時間恐怕不到一半。更糟糕的是,旅行時我們很清楚自己是站在月台上,還是坐在車裡,但工作時,我們恐怕不清楚自己是處於認真工作的狀態,還是老早就分神了。用處理雜事的心態去面對工作不僅事倍功半,當兩種心態不斷交替時,專注的時間將被切得破碎。
破碎時間對工作效率的傷害,遠超出我們的想像。
以前大學課堂上,有位教授曾說過
「時間運用與產生的成果不是線性分布,而是指數分布。」
用比較不數學的白話來舉例就是:一星期七天每天投入十分鐘;和一個上午連續投入一小時又十分鐘,後者得到的成果將遠比前者多上許多。當然,不是每一件事都這樣,例如背單字這種記憶性的工作,每天十分鐘可能還比較有效。但倘若面對的是需要高度腦力的創造性工作,或是得解決困難的問題時,一次長時間的投入,才能看出成果。如同救援投手登板,得先在牛棚暖身,登上投手丘前試投幾球,才會漸漸進入狀況。人的意志力,也遵守運動定律,必須要先突破最大靜摩擦力才能開始運轉。破碎的時間連暖身都不夠,立刻又結束,對於解決困難的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。但相對的,只要能持續專注,便能在暖機完成後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旅行時我常覺得,抵達目的地的時間,總是比將各段交通時間加起來要長得許多。有幾次我仔細算了一下,發現其實是因為在計算時,我忽略了轉車、候車的零碎時間,而這些零碎的片段,最後卻吃掉了不容小覷的時間。工作上或許也如此,一整天下來,我們有多少時間在「轉車」、「候車」,真正專注在執行任務的時間恐怕不到一半。更糟糕的是,旅行時我們很清楚自己是站在月台上,還是坐在車裡,但工作時,我們恐怕不清楚自己是處於認真工作的狀態,還是老早就分神了。用處理雜事的心態去面對工作不僅事倍功半,當兩種心態不斷交替時,專注的時間將被切得破碎。
破碎時間對工作效率的傷害,遠超出我們的想像。
以前大學課堂上,有位教授曾說過
「時間運用與產生的成果不是線性分布,而是指數分布。」
用比較不數學的白話來舉例就是:一星期七天每天投入十分鐘;和一個上午連續投入一小時又十分鐘,後者得到的成果將遠比前者多上許多。當然,不是每一件事都這樣,例如背單字這種記憶性的工作,每天十分鐘可能還比較有效。但倘若面對的是需要高度腦力的創造性工作,或是得解決困難的問題時,一次長時間的投入,才能看出成果。如同救援投手登板,得先在牛棚暖身,登上投手丘前試投幾球,才會漸漸進入狀況。人的意志力,也遵守運動定律,必須要先突破最大靜摩擦力才能開始運轉。破碎的時間連暖身都不夠,立刻又結束,對於解決困難的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。但相對的,只要能持續專注,便能在暖機完成後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作家侯文詠曾在臉書上寫過,跑馬拉松時,他常常想在最後幾公里停下來。但教練卻跟他說,跑者不僅不能在這時候放棄,還應該好好珍惜最後的幾公里,因為這幾公里的感覺、鍛鍊效果,是得先跑上幾十公里後才能擁有的,遠比一開始跑的那幾公里要珍貴許多。同樣道理,專注一份工作,絕對不是拔掉網路線,拍拍自己變胖的臉頰說「好開始工作了」就能做到的。
那是得經過一段時間醞釀、沉澱、專注投入後,才能進入的階段。
※ 專注可以看見更多細節
專注不僅能提升做事情的效率,還可以讓人察覺平常會忽略的細節。
和人對話時,要是不想著怎麼接話,不玩手機,不偷聽隔壁桌情侶調情,將全部心思放在對方身上。假如做到了,你會頓時發現,他的臉部表情、舉手投足、語氣上下,時時刻刻都在變化,全都有關聯。這些細節,因為平常我們不夠專注便忽略了。有趣的是,察覺到這些細節的同時,又會錯過當下正在發生的細節。因為此時我們已經分心在咀嚼方才獲得的細節。真正的專注就像一根針,只能凝聚在一個瞬間,連獲得些甚麼,都得暫時擺在一旁。
應用在工作上,有些人看起來個性散漫,但工作時能看見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,這不是他故意裝模作樣,或是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》看太多想學金田一,是因為他懂得如何瞬間專注。這就像運動員之間流傳的「The Zone」,身處在這領域裡,任何事物都變成慢動作,再複雜的事情都變得清楚,一切的一切攤開在眼前,鉅細靡遺。這一切,都是瞬間專注帶來的。
鍛鍊專注力
要達到專注可能有一些技巧。
那是得經過一段時間醞釀、沉澱、專注投入後,才能進入的階段。
※ 專注可以看見更多細節
專注不僅能提升做事情的效率,還可以讓人察覺平常會忽略的細節。
和人對話時,要是不想著怎麼接話,不玩手機,不偷聽隔壁桌情侶調情,將全部心思放在對方身上。假如做到了,你會頓時發現,他的臉部表情、舉手投足、語氣上下,時時刻刻都在變化,全都有關聯。這些細節,因為平常我們不夠專注便忽略了。有趣的是,察覺到這些細節的同時,又會錯過當下正在發生的細節。因為此時我們已經分心在咀嚼方才獲得的細節。真正的專注就像一根針,只能凝聚在一個瞬間,連獲得些甚麼,都得暫時擺在一旁。
應用在工作上,有些人看起來個性散漫,但工作時能看見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,這不是他故意裝模作樣,或是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》看太多想學金田一,是因為他懂得如何瞬間專注。這就像運動員之間流傳的「The Zone」,身處在這領域裡,任何事物都變成慢動作,再複雜的事情都變得清楚,一切的一切攤開在眼前,鉅細靡遺。這一切,都是瞬間專注帶來的。
鍛鍊專注力
要達到專注可能有一些技巧。
好比說一件得重複執行的任務(例如校稿),第一次會最專心,之後專注力便會逐漸衰退。要是手邊有其他未完成的、會令人心煩的瑣事,比方說該回沒回的E-mail,也會妨礙專注。環境影響很大,有些人適合絕對安靜的環境,適合一點背景聲音的人,則可以透過如Coffeeitivtiy的輔助。還有一些個人的方法和小習慣,有人會先吃點東西,有人習慣運動完、洗過澡後再開始,就我來說,我會先去洗眼鏡,因為開始專注時,我總是會先看見眼鏡上的灰塵,然後覺得它們很礙眼。
但最重要的還是練習。
鍛鍊專注就像瘦小腹一樣沒有捷徑,只能持之以恆、天天看鄭多燕。或許,我們可先從20分鐘開始,每天早中晚各挑20分鐘,隔絕外界聯繫,進入飛航模式,專注投入做一件事。習慣後再慢慢延長時間,每周增加10分鐘。如此一來,一個月後,妳每天就有三個小時,能擁有大多數現代人遺失、但卻是最珍貴的專注能力。
本文同時刊載於CAREhER
但最重要的還是練習。
鍛鍊專注就像瘦小腹一樣沒有捷徑,只能持之以恆、天天看鄭多燕。或許,我們可先從20分鐘開始,每天早中晚各挑20分鐘,隔絕外界聯繫,進入飛航模式,專注投入做一件事。習慣後再慢慢延長時間,每周增加10分鐘。如此一來,一個月後,妳每天就有三個小時,能擁有大多數現代人遺失、但卻是最珍貴的專注能力。
本文同時刊載於CAREhER
Photo: Ellen Munro, CC Licensed.
關於作者..
電子工程博士,曾於德國、香港、日本、美國外派研究。喜歡將理工的訓練應用來觀察生活,推廣數學教育。受邀至多所大學、高中演講。現為聯合報《閱讀數學》、CAREhER、有物報告(yowureport)專欄作家,著有散文集《再見,爸爸》。在臉書上追蹤作者:賴以威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