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猶豫的力量
- 2013-10
- Cheers雜誌157期
- 作者:盧智芳
《Cheers》雜誌13週年了!9月真是熱鬧滾滾,從月初的「不加班PARTY」到月底的《賈伯斯》電影特映會,都是人氣爆場。每次在現場看見讀者們的笑容和支持,總會讓我覺得無比感動,因為我們對彼此都是這樣特別的存在——《Cheers》努力帶給大家更多熱情工作、快樂生活的能量,而讀者們對我們來說也一樣,也是讓我們能繼續下去的最大動力。
回想一下,《Cheers》是怎麼進入你的世界?每個人和《Cheers》之間,應該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對我來說,開啟這段歷程的線索,其實只在一瞬間。10多年前我還在《天下》雜誌服務時,有一天晚上結束採訪回到辦公室,在電梯門口遇見我當時的主管、《Cheers》創刊總編輯吳琬瑜。她匆匆問我,是否可以加入她手上的新計劃?趕在電梯門闔上前,我不加思索回答:「好啊!」就這樣埋下了緣分的種子。
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她正在規畫《Cheers》正式創刊前的專刊試刊號,也因此,我有機會參與了《Cheers》這個品牌從無到有誕生的過程,甚至在兩年後,正式成為它的一份子。
面對未知、軟弱、干擾都別再猶豫
每天,我們都在期待新的機會降臨,但是機會出現時,往往帶著其他的面具。
如果當時我遲疑了,或是花太多時間計算得失,踟躕不前,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人生篇章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當我讀到這期由副總編輯洪懿妍執筆的封面故事時,感受特別深刻。
很多事情在不做之前不會有答案,而做了之後的答案,往往也出乎最初預料,但如果我們總是停在舒適圈裡,只面對熟悉的一切,那就肯定沒有創造任何驚喜的可能了。
當然,這個題目的發想,還有一個大環境的背景因素,是這幾年社會吹起追求「小確幸」、「小日子」的風潮。
其實,能夠品嘗、享受生活中的點滴,是種很美好的習慣,可是若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局限了本應有的眼界、企圖心、挑戰自己的心志,那也要適時給自己一些警戒和提醒,畢竟,全球化中的競爭仍在持續,台灣的年輕人也沒有停頓進步腳步的本錢。
怎麼樣在「小日子」中仍保有「大志氣」,勇敢採取行動,開拓出更大的前程與格局,這是我們在13週年慶時,最希望傳遞給讀者的主張。
透過趨勢報導、大師觀點、實用方案以及13則勇往直前的人物特寫,相信大家會發現,很多阻礙我們的恐懼、害怕和不安,經常是可以管理或沒有必要的,而所謂的困難,也不見得真的這麼難,相信自己,反倒是很多成功人物的共同特質。
既然如此,你還猶豫些什麼?別再繼續當那9成「有夢不敢追」的上班族之一了,放膽去做吧!
● 想好了,就放膽做!在「小日子」中,你要繼續保有「大志氣」。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2516
這是一個自居安逸的時代,或是該起身改變的時代?有夢想固然可貴,行動力才是關鍵。當你停滯不前時,就等於對自己畫「叉叉」,否定掉更多可能性。只要你願意發動引擎,「叉叉」就能變成「加號」、「乘號」,力量也會隨之倍增。踏出勇敢行動的一小步,將是改變人生的一大步!
http://www.cwbook.com.tw/product/ProductAction.shtml?prodId=0000011296
http://www.cwbook.com.tw/product/ProductAction.shtml?prodId=0000011296